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对电动汽车持观望态度?

衡然召怀绿
2022-07-30
分类: 新能源汽车
标签: 电动汽车
虎哥说车17
2022-08-06

假设你打算要购买一辆电动 汽车 ,那么,比起汽油车来说,你至少要额外注意三个问题:

首先就是充电场所问题。 加油站的密集程度足以让车主去往祖国绝大多数的地区(无人区等除外),所以一辆 汽车 机 汽车 几乎可以视为无限续航,只要你身上带有足够的资金。而电动车完全不同,最理想的电动车家庭是能够自己安装私人充电桩的独门独户,因为如果使用公共充电桩,一则数量不够多,离城市越远越小,二来就是公共充电桩上经常会被其它车辆占用。

第二个问题就是充电时间的问题。 这个几乎跟充电地点一样要命,我们按快充2小时来计算,基本上只能续航300公里左右,除非你使用超级充电桩,1小时就可续航400多公里。但这个时间还是远远大于了加油的时间。

第三个问题就是冬季续航能力的问题。 在低温条件下,锂电池的化学反应速度迟缓,放电电流将会变小,相当于电池的容量也变小了。这导致了很多电动车在冬季只有200公里左右的续航能力。对于北方的车主来说,这显然不太能够接受。

综上,电动 汽车 尚待技术革命。

消费者对新能源持观望态度,总结以下几点:1续航较低且不实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电动车续航都是200到400公里续航,并且实际体验大多都会缩水

2寿命短,电池的寿命远远达不到发动机的寿命,

3安全问题,起火等概率较燃油车高

4充电设施覆盖特差,充电不方便

5定价偏高,同价位的燃油车电动车相比,可以买到超高性价比的燃油车

6钱越来越难挣,害怕成为小白鼠

主要还是电动车电池技术没有突破,导致续航里程上不去,基本2到3年后电池衰减很严重,大大缩短续航里程。再就是电池不太安全,三元锂遇到车祸极可能短路起火燃烧,噼里啪啦像放鞭炮一样,磷酸铁锂遇到短路会冒烟。电池燃烧很可能导致整车燃烧,大大威胁乘员安全,所以很多人都在观望!

个人认为有一下几点

1.相比燃油车,电动 汽车 目前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个新新事物,人们对新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限,尽管有国家政策导向,但教育市场是一个即长又远的事情。

2.技术方面,里程焦虑是新能源 汽车 的行业痛点,就宛如手机快没电,会使人感觉到焦虑一个道理,加油站和充电站的密集程度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3.充电时长及效率问题,油车5分钟充满油,目前主流的电动 汽车 快充充满基本都在2个小时左右吗,慢充就更慢了,所以在使用便利性方面新能源 汽车 远远不如燃油车方便。

4.安全性问题,新能源 汽车 自燃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有所耳闻,尽管自燃概率小于燃油车,但依旧会被扣上不安全的帽子,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态度往往是苛刻的。

5.续航每年都有所变化,一年一个档次,可能你今年买的车,明年就会出性价比更高且价位更优惠的车型,例如去年400km续航是主流,今年则是500km+,电动 汽车 迭代速度上远超燃油车,老用户表示难以接受,不如等发展成熟在买。

6.二手市场电动 汽车 保值率低,由于量小,绝大多数用户在选购二手车的时候都不会考虑纯电动 汽车 ,所以导致保值率极低,并且目前新能源 汽车 二手车的检测、鉴定、评估标准尚未成熟。

7.电动 汽车 的核心在于电池,电池是会衰减的,这是电池特性所致,很多人担心本就里程焦虑的电动 汽车 开几年后续航大幅缩水。

8.纯电动 汽车 在驾驶乐趣方面不如燃油车,有人说没有发动机轰鸣的电动 汽车 是没有灵魂的。

9.价位偏高,以比亚迪为例,燃油车版本的宋和纯电动的宋,价位相差近10万元。

10.使用寿命上,电池的耐用程度不如发动机,因此消费者会心存疑虑.

就像渴望尝试最新和最伟大技术的技术迷一样,电动 汽车 的拥有者也是这项 汽车 技术的早期使用者。尽管有税收等优惠政策,但在美国,电动 汽车 (EV)的销量仍微不足道,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引发这样的局面呢?

来自Autolist的一项调查替人们找到了答案--EV的总续航里程、跟传统 汽车 相比的价格、充电基础设施则都是消费者不愿购买EV的主要原因。除了上面的3个原因,消费者对EV不感兴趣的还有2个主要原因--充电时间过长、对EV缺乏全面的了解。

这项调查最有趣的地方可能就是消费者对价格的现实预期。当被问及他们对3.5万美元EV的期望里程时,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250-300英里是可以接受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跟目前的市场行情相符,现在多数主流电动 汽车 的税前价格都在3.7万美元左右。

而当被问及一辆7万美元的EV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续航里程时,最受欢迎的答案是超过500英里。很显然,现在没有哪一款EV能提供如此高的续航里程,即使是特斯拉、奥迪等最昂贵的车型甚至即将上市的车型。

很明显,如果消费者的期望已经跟大众市场EV的现实对上,那么普及教育将能为EV普及带来最大好处。尽管1500名受访者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但它还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性。消费者对电动 汽车 了解得越多,那么他们购买一辆电动 汽车 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问答来自网络,如侵联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