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集团为何要投资小鹏汽车?这是智能电动汽车跨界合作

2023-07-29
分类: 汽车行业
标签: 汽车行业 汽车
易车
2023-07-29

近日,国内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与世界汽车行业中最具实力的跨国公司之一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就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对小鹏汽车进行战略少数股权投资签订股份购买协议。根据协议,大众汽车集团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以每ADS(美国存托股票)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权。这是继大众汽车集团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等国内传统汽车巨头的合作之后,又一次与中国造车新势力的联姻。这场跨界合作背后有何深意?又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首先,从大众汽车集团的角度来看,这次投资小鹏汽车是其在中国加速推进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大众汽车集团是中国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际合作伙伴之一,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与中国的联系。多年来,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拥有多个品牌和合资企业,覆盖各个细分市场。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大众汽车集团却显得有些落后。根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纯电动汽车交付量仅为6.24万辆,同比下降2%,在总交付量中的占比仅为3.3%,远低于欧洲市场的19.5%和美国市场的12.4%。相比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欧拉等则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凭借更贴近本土消费者需求和更快速的创新能力,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巨大潜力,大众汽车集团不得不加快调整自己的战略布局。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宣布了在2025年前在中国推出15款MEB平台(专用于电动化产品开发的模块化平台)基础上的纯电动产品,并计划到2030年实现在中国市场销售5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然而,仅靠自身研发和生产显然难以满足这一目标。因此,大众汽车集团选择了与本土合作伙伴开展联合开发项目,以迅速扩大自己的产品组合,并利用合作方的核心竞争力和协同效应,降低开发和采购成本。而小鹏汽车正是大众汽车集团眼中最具价值和吸引力的合作对象之一。

其次,从小鹏汽车的角度来看,这次获得大众汽车集团的投资和合作,是其实现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最早涉足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创业公司之一。小鹏汽车坚持全栈自主研发智能辅助驾驶软件和开发核心硬件,为用户带来卓越的智能驾乘体验。目前,小鹏汽车已经推出了三款量产车型,分别是小鹏G3小鹏P7小鹏G6,其中小鹏P7是国内首款搭载Lidar的量产智能电动轿跑,小鹏G6则是全行业唯一一款同时兼备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和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量产智能纯电SUV。此外,小鹏汽车还在智能交互、智能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等领域进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布局。

小鹏汽车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实力得到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可。2020年8月27日,小鹏汽车正式登陆纽交所,募资规模打破当时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IPO纪录,股票代码为“NYSE:XPEV”;2021年7月7日,小鹏汽车挂牌香港联交所,股票代码“9868.HK”,成为首个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两地双重主要上市的中国造车新势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达到8.5万辆,同比增长388.4%,其中2021年上半年交付量达到3.4万辆,同比增长459.9%。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上半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5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6.7%,毛利率达到11.9%,同比提升19.5个百分点。

然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小鹏汽车也面临着不少挑战。一方面,小鹏汽车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力度,以保持自身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也需要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提高运营效率。因此,获得大众汽车集团的投资和合作,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一方面,小鹏汽车可以借助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强大影响力和资源优势,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另一方面,小鹏汽车也可以与大众汽车集团在技术、产品、供应链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享双方的互补优势和协同效益。

最后,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角度来看,这次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也将对行业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这次合作将有利于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这次合作也将加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对其他国内外汽车品牌形成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将更加多元化和激烈化,也更加充满机遇和挑战。

总之,大众汽车集团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是一次双赢的战略选择,也是一次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跨界合作。这次合作不仅有利于双方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也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我们期待看到这两家汽车企业在未来能够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智能驾乘体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笔试tr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问答来自网络,如侵联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