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发布

2020-09-31
分类: 汽车养护
标签: 汽车行业 汽车
汽车之家
2020-09-31

危机中寻找新机,变局中开辟新局。

文丨智库君

9月29日,《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布,再次确认了2019年“博鳌共识”提出的“到203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达到50%”的目标,同时指出在未来5-10年政策扶持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和百年未遇之大变革,全球汽车产业应紧密合作、共克时艰,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化危为机,加快推进‘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发展,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表示。

 

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反超

 

受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全世界的汽车市场包括新能源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欧洲却一枝独秀,得益于其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今年1-8月,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57.07万辆,同比增长79.1%,其中德国同比增长143.6%,法国增长130.6%。但中国新能源汽车1-8月累计销量为59.6万辆,同步下降26.4%。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

万钢表示,欧洲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四方面的表现:第一,欧洲严格碳排放的法规倒逼企业的转型,车企如果不达标,每辆车每克罚款95欧元;第二,欧洲多国在恢复经济过程中率先提高新能源车补贴额度与补贴范围;第三,欧洲的“绿色复苏”政策提供了强力的支持,2019年11月,欧洲议会通过《欧洲绿色协议》,至2050年率先实现“碳中和”,这一政策推动了新能源和氢经济的发展,也覆盖了充电基础设施等一系列的需求;第四,欧洲主力车型性能提升价格下降,性价比大幅度提升。此外新车型密集推出,各整车厂商纷纷布局电动汽车的专用平台。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对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反超中国这一事实感到遗憾。“2018年中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额约为欧洲的7倍,2019年欧洲迅速加大投资力度,中国不足欧洲30%。如果继续投资不足的话,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知道是否能待在第一梯队,说不定赶不上去。”

 

跨国车企加速布局电动市场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电动化、数字化和智能互联汽车将引领汽车发展的未来。根据预测,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在2025年销量预计达到1200万辆,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2.5%,能源变革、政策驱动、消费升级、基础设施等对于车企转型非常重要,车企纷纷加速布局电动市场。

9月2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宣布,将携手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江淮大众,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共同投资约150亿欧元(约1192亿元),加速布局中国电动出行领域。此前,大众汽车集团已宣布同期在全球电动出行领域投资330亿欧元。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

“我们正在向整合式可持续移动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变,致力于推进未来电动化、全面互联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冯思翰表示。

按照大众集团的电动化和数字化战略,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电动化,并于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将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在这个产品组合的基础上每年在中国市场交付约150万辆的新能源车型。在全球范围内,大众汽车集团的电动汽车交付量占比将在2035年上升至50%。这与中国2035年的目标相关联,彼时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销量占比将提升至50%-60%。

这一规划与中国加大节能减排的动作不谋而合,即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的排放峰值,并争取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电动出行能否大规模普及取决于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充电基础设施的完备程度,大众在电池及电动出行价值链方面深化布局。电池方面,与多家电池供应商深化合作。今年5月,大众宣布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26%股份。此外,大众汽车从今年开始为国产新能源汽车配备来自宁德时代的电池,A123也已完成认证,成为大众集团本土电池供应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星星充电、一汽集团及江淮汽车联合成立开迈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集团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

宝马集团董事韦博凡

宝马集团也在中国加大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的投入,希望借此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宝马集团董事韦博凡表示,中国市场销量占宝马集团全球销量四分之一,更是电动车推广不可或缺的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1-8月宝马集团在中国售出47.86万辆,其中电动车销量达18185辆。

此外,宝马集团制定了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将单车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9年降低至少三分之一。可持续战略的实施将贯穿整个价值链——包括从原材料采购、供应链、到车辆生产以及车辆生命周期结束的全过程,并通过进一步推进电气化减少排放。

韦博凡透露:“到2025年,我们将在研发上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到2030年,我们的目标是交付超过700万辆电动汽车,其中三分之二为纯电汽车。”

 

未来出行需要技术中立

 

汽车电动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在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发展环境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加强部门政策协同,加快汽车电动化,构建汽车零排放转型的政策支撑体系,将为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为中长期零排放汽车成功转型奠定基础。

提及电动化,技术路径便成为绕不开的话题。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董事长董扬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不应该拘泥于少数的技术路线或者几种商业模式来满足所有需求,而应广泛创新,满足各种需求,电动汽车的应用会超出想象。”

博世市场研究表明,到2030年三分之二的新注册车辆仍将使用柴油或汽油,包括混动技术,技术中立是实现零排放交通出行的必然前提。博世集团董事会成员、汽车与智能交通技术业务部门主席Stefan HARTUNG认为,尽管目前锂电池是电动化领域的主流解决方案,但燃料电池及其他替代解决方案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

对于布局多种新能源技术路线,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认为“插电混动是现阶段满足用户绿色出行需求的另外一个重要选择,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尊重市场、解放思想,把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权交给用户。”他表示,上汽将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新能源车型数量上再翻一番。其中,插电混动产品不少于20款,氢燃料电池产品不少于10款。

日产汽车公司副社长中畔邦雄透露,日产正在联合开发更高能量密度和成本可接受的新一代电池,争取十年内使电动汽车总成本竞争力和传统燃油车相当;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表示,潍柴明确将燃料电池作为零排放商用车动力总成的主要技术路线,加快技术和产业突破,同时建立核心技术链和高端产业链,打造多领域的氢能技术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

 

力争2025年纯电动车完全市场化

 

“共识”提到,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力争到2025年前后纯电动汽车基本具备完全市场化条件。

“电动汽车实现完全市场化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应该具备所有条件。“董扬认为,“电动汽车实现完全市场化需要电动汽车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的生产、使用、充电以及回收多场景的全面落地。”

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柏历认为,首先要生产消费者想要的产品,不仅仅是消费者需要的硬件、软件和服务,更要解决消费者使用产品过程中的痛点,如续航里程、快速充电、较为容易找到的充电基础设施等问题。其次,要生产市场能够广为接受的新能源汽车,且市场必须要能够在经济方面正常运转。

“成本方面要合理,不能长期依赖政府的补贴,如果政府长期补贴同样是不可持续的,同时制造商也要赚钱,整个行业才能够正常运转。”柏历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总体上已经迈过培育期进入成长期,但距离完全市场化还有一定距离,在未来5-10年政策扶持仍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政策在今后一段时间仍是保证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别是在中国,补贴政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按照计划补贴很快退出,这是正常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执行副理事长与秘书长张进华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广泛的共识,让各方发挥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的“博鳌共识”相比,今年的共识聚焦全球政、产、学、研界形成合力,更加强调跨界合作和融合,强调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和电动化是产业结构和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

新一轮科技革命催生产业变革与重塑,百年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共识”呼吁,开放合作成为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汽车行业应积极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引领、互利共赢” 的全球合作新格局,共同培育产业转型升级新动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问答来自网络,如侵联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