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合资车企的电动车开始反击,10月伊始也秀“成绩单”

2023-10-08
分类: 汽车养护
标签: 汽车 电动车 车辆
易车
2023-10-08

【导语:通常每个月的1号,新势力车企都会迫不及待地公布自己上个月的销量成绩。而在刚刚过去的10月1号,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也一反常态,在第一时间官宣了旗下新能源汽车在9月份取得的成绩。随着相关车型的持续投放,未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不会是新势力独大的局面,部分合资车企也有机会迎头赶上。】

撰文|张大川、编辑|禾  子



合资企业也开始学着新势力企业在新月伊始秀“成绩单”。


10月1号,上汽大众宣布,旗下ID. 家族 9 月订单量超 2 万辆,其中 ID.3 车型占 1.5 万辆。ID. 家族截至 9 月底累计销售已超过 16 万辆。上汽通用也在同一天官宣9 月新能源车销量达到了 10,002 辆,同比增长 168%,环比增长 24.8%。其中,别克 ELECTRA E5 车型 9 月销量达到了 4868 辆,累计销量超过 17000 辆。


△上汽大众9月份ID.家族订单超过2万辆


这些合资车企吹响反攻号角


曾经被视为电动化转型缓慢的两大传统车企巨头,按照其所公布的电动车销量成绩来看,虽然离开特斯拉比亚迪埃安这些头部电动车企业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和大部分新势力车企已经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了。其中,上汽大众如果能够在9月份将相关订单全部交付,那么其在10月份的销量将有望一举超过零跑、蔚来小鹏以及极氪等新势力,而这将是合资品牌之前从未有企及的高度。对于整个大众中国来说,如果能够将南北大众的ID.电动车的销量都统计到一起,那么排名将更加靠前。


至于上汽通用,虽然9月份破万的销售成绩在榜单上排名并不占先,但是其和身前的极氪和哪吒的差距也已经非常小。随着未来基于奥特能平台的新车型的持续投放,上汽通用进一步迫近身前的新势力,甚至进行反超,这也不再是天方夜谭的事情。


△多家新势力车企已公布9月的销量情况


此外,作为丰田在国内的合资车企之一,得益于混动车型在国内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广汽丰田9月包括混动、插混以及纯电动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8221辆,在该企业总销量中占比达到34%,表现同样不俗。还有,一汽丰田近日也宣布,其旗下的bZ3累计订单达成20000辆,纯电动车销量正在加速上升。


△丰田双擎版本车型在国内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跨国传统车企巨头肯定不甘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被自主品牌和新势力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因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落后,将意味着自己未来在国内汽车市场上被彻底边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终于有所起色。


低成本也是体系能力的一种体现


对于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这些老牌的车企巨头而言,消费者是为大众和通用的品牌力“买单”,相信它们在造车领域的积累带来的质量和品质的保证,而这份口碑,是国内新势力短期内难以建立起来的。还有,它们开始在电动车领域追上来,与价格 “降低”密不可分。


以上汽大众为例,其在9月斩获1.5万张订单的上汽大众 ID.3,不久前才刚刚官宣了最高3.7万元的价格立减,其起售价仅为12.59万元,这也成为上汽大众ID.家族9月超过2万张订单的关键所在。而考虑到同款车型在德国售价高达3.99万元欧元起(约合人民币31.48万元),足以证明大众在这款车型上在国内的价格基本已经到了底价,未来进一步降价的空间非常有限。


△大幅降价的ID.3成为上汽大众电动车销量提升的关键所在


至于帮助上汽通用称起销量半边天的别克 ELECTRA E5,其起售价格仅为20.89万元。对于一款中大型SUV来讲,即便是燃油车,这个价格也拥有非常大的竞争力,更不要说是对于一款成本明显更高的电动车来讲。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上汽通用有着基于奥特能平台在旗下三大品牌推出大量电动车的计划,这些不仅将可以满足更多的个性化需求来推升终端销量的提升,同时也能帮助上汽通用进一步扩大规模效应,为持续降低成本和售价提供足够大的空间。


△别克 ELECTRA E5依靠性价比硬生生在纯电动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


对于车企来说,供应链成本的控制也是一项核心竞争力。控制成本,并非一味压榨供应商,而是要在确保零部件质量和性能的前提下,从供应商处拿到一个最好的价格。像大众和通用这样的传统车企,体量较大,因此其往往能够在和供应商的谈判中拥有更大的底气。而反观国内新势力,由于自身体量较小,因此在和供应商,尤其是全球供应商的谈判中会底气不足。之前有传言,大众在入股小鹏后,发现小鹏G9的BOM表价格高过大众价格的10%-20%。虽然这个说法没有得到最终的确认,但是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大众和通用的规模以及过往丰富的整车项目经验会为其在电动车项目上带来更大的成本优势。


△在大众的加持下,小鹏G9价格有望进一步降低


传统车企后发制人的潜力不容小觑


对于新势力车企来说,大众、通用和丰田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反扑,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2023年余下的三个月以及整个2024年,价格战依然将继续燃烧下去。


一方面,新势力的优势正在被不断淡化。大众和通用都已经分别有了旗下的纯电动平台MEB和奥特能,同时这些车型也都有了全新的电气化架构。和新势力车企相比,目前新势力还握有比较大的胜算的就是可能达到L3级自动驾驶的NOA领航功能。不过,大众在国内不仅投资了芯片独角兽地平线,同时在全球层面也在和Mobileye进行深入的合作。更不要说大众之前还官宣了小鹏的合作,将引入小鹏扶摇架构来补齐自己的智能驾驶的短板。至于通用汽车,旗下的Cruise一直是全球范围内在Robotaxi领域领跑的车企,在国内车型上部署L3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随着项目的推进,国内新势力车企在智能驾驶方面的优势也有可能被外资车企追上。


△无论是在纯电动平台,还是在智能网联,传统车企都在拼命追赶


另一方面,绝大部分的新势力车企都未能实现盈利。像蔚来,非但还没有实现盈利,其由于投资领域较多,整个企业还处在一个快速烧钱的过程中。一旦后期的融资进展不顺,那么整个公司的资金链的压力将会陡增,甚至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即便如今顺风顺水的特斯拉,在初期也曾数度因为量产和资金的问题而游走在破产的边缘。


△传统车企依然有着燃油车业务能够源源不断提供利润


而反观包括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这样的传统车企,其电动车业务大概率也还未能实现盈利,但是它们却还拥有传统燃油车业务可以进行补贴,同时其过往已经销售的数以千万计的车辆,可能还会带来利润丰厚的维修保养业务。这些都可以成为传统车企贴补电动车业务并实现企业转型的最坚实的基础。



点评

所谓大船难掉头,更不要说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的新能源战略还受制于大众和通用两大跨国车企巨头的技术导入。但是,大船一旦掉头完成了之后,就会开始全速前进来追赶身前的竞争对手。毫无疑问,在度过了前期的低潮期后,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大燃油车时代的标杆性车企,开始全力发力新能源汽车领域。2024年,国内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惨烈。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禾颜阅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问答来自网络,如侵联删除